雷山县达地水族乡积极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字体: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资源安全,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达地水族乡通过压实责任链条、创新宣传方式、强化源头治理等系列有力措施,多管齐下将防火责任传导至“最后一公里”,全力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一是压实责任链条,构建联防联控新格局。由主要领导牵头靠前指挥,各包村领导、包村干部、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及网格员、护林员全员下沉,构建乡、村、网格员、护林员四级联动机制,明确山头地块、重点区域责任人,将防火任务细化到村到组到网格,落实到人头,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时刻绷紧“防火弦”、守好“责任田”,对责任落实不到位,严肃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严防森林火灾事故发生。截至目前,召开森林防火专题会6次,组织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1500余份,开展联合巡查56次,劝导违规野外用火5起。

二是创新宣传方式,打造全民防火新生态。构建“线上+线下”宣传方式。通过村寨广播、流动宣传车、防火警示牌、张贴宣传横幅、组织森防安全进校园、入户发放“防火明白卡”、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微信公众号发布等载体,高频次推送防火政策、防火安全典型案例,不断提升群防群控、多方联动的能力,让群众受到教育,筑牢防火安全意识。截至目前,开展集中宣传36场次,车载喇叭流动宣传200余次,悬挂横幅11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200余份,组建乡级应急队伍1支40人、村级义务队伍10支450余人。

三是强化源头治理,探索科学防火新路径。坚持防火关口前移,重点围绕地边、林边两大易发火情区域,采取“车巡+步巡”“人防+技防”的方式开展全天候巡查防控。利用无人机对人员难以到达的偏远林区、复杂地形进行全方位监测,针对特殊群体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采取“人盯人”防火措施,同时每半月一次定期检查森防物资,确保在遇到火情时拉得出、用得上、扑得灭。截至目前,全乡有专职护林员143名、无人机4台,利用无人机开展森林巡护800余次。(张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