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数据 > 统计数据 > 统计月报
关于做好全县2017年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工作情况分析
字号: 分享:

为贯彻落实省州及我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州2017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工作的通知》(黔东南府办〔2016〕277号)文件精神,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各单位、部门要积极抢抓新机遇,抢抓时间,加快进度,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我县经济工作首季“开门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开门红”

围绕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增比进位指标、同步小康监测指标,实现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开门红”。

确保目标: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完成4.56亿元,增长13.5%,其中第一、二、三产分别增长6.5%、13.5%、18%;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6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20万元,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971万元,增长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76.44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6亿元,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6605元和1756元,分别增长10.5%和12%。

力争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5,增长15%,其中第一、二、三产分别增长7.5%、14.5%、18.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亿元,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20万元,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134万元,增长1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77.64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7亿元,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6724元和1795元,分别增长12.5%和14.5%;

二、强化工作措施,实现重点工作任务“开门红”

(一)狠抓投资项目建设“开门红”一是抓好新增投资项目建设。县发改局牵头,县交通局、县水务局等部门积极配合,确保一季度新开工投资项目达到20个以上,做好拟新增的12个亿元项目的入库工作,做好立项或备案文件、施工合同施工铭牌照片、施工图片和环评文件等基础材料收集归档。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雷山至榕江高速公路”为重点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望丰(排卡)水库、翁养(脚尧)水库、西江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传统村落永久性会址、丹江体育森林公园、城南易地扶贫搬迁小镇要确保在2月底开工建设,雷山民族体育馆、旧城改造要确保在3月底开工建设,做好梦幻丹江河、雷山游客集散中心、陶尧苗浴温泉养生小镇、大塘镇短裙苗农耕文化暨珍稀植物园观光旅游带、西江“一酒店一剧场两索道三片区”提质扩容工程的前期工作,确保尽快实质性开工建设。三是围绕在建项目抓进度。对续建重点项目,县发改局要牵头认真清理出来,加强调度推进。项目责任单位、项目建设指挥部要紧扣时限,快速推进,力求在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四是围绕要素破解抓保障。重点要认真解决好规划、用地、资金等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关于规划保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简化规划审批程序,提高规划审批效率;关于资金保障,要进一步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对已经落实的贷款规模,涉及的部门要加快推进项目进度,确保贷款资金早到位、早使用、早发挥效益。县金融办要强化工作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刚组建的四大平台公司在筹集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关于用地保障,按照保重点、保施工的要求,每个项目都要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项目业主单位必须参与进去,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依法解决征地拆迁问题,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五是抓好项目复工复产工作。加强春节后在建项目的施工组织和调度督查,推进停工项目在节后尽早复工,确保重点项目在正月十五前全部复工。抓好7个续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加快落实2017年新开工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及各项要件,抓好启动资金、土地、施工图、设计、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倒排时间工期,确保形成更多的实物量。

(二)狠抓农业生产“开门红”。一季度确保蔬菜产量1.88万吨,同比增长10%。肉类产量2377吨,同比增长1O%。水产品产量116吨,同比增长15%。抓好茶叶、坚果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在推动雷公山银球茶业公司和益明食品公司满负荷生产的同时,培育新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使农产品加工率达15%以上。一是加强秋冬农作物田间管理。指导农民采取培土壅根、覆盖保苗、适当追肥、加固蔬菜大棚等措施,增强油菜、马铃薯、蔬菜等在田作物抗寒能力。二是抓好动物免疫、监测、检疫监管三个主要环节,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同时加大畜禽越冬管理,适时出栏,积极做好畜禽补栏工作,为提高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打下基础。三是抓好春耕夏播工作。抓好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农资的储备、供需调度和农资市场监管,加大良种良法良制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产,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实现增产目标。积极做好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企业入园,确保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总产值的快速增长,一季度确保完成产值12.42亿元,增长60%以上。

(三)狠抓工业生产“开门红”。一是抓好工业企业的复工复产和投促达产,强化工业企业调度服务,狠抓节后复工复产,研究制定一季度每月的开工计划,明确企业复产时间,推进已投产项目复产达产的具体措施;成立节后复工复产督查工作组,深入企业进行协调帮扶,确保节后企业全部复工,达产率90%以上,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20万元以上。加强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新建设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二是抓好匹配性指标。推动工业用电量提升,快速签订2017年电力直接交易协议,确保一季度工业用电量增长12%左右;强化工业税源征收,确保一季度工业增值税确保完成406万元,增长15%。三是做好结构调整,发挥我县农产品种类多、品质高的优势,组合有效资源,组建茶叶集团公司、中药材加工企业、鱼酱酸、黑毛猪深加工企业等,并积极培育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努力提高我县工业经济效益,一季度确保新增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四)狠抓消费和服务业发展“开门红”。一是做好限上企业统计和限下企业培育入库工作。对限上商贸企业上报的社零数据做到应统尽统。对接近限额以上的商贸企业,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做好限上商贸企业纳的认定和入库工作。认真落实关于培育贸易业入库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确保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6亿元,增长13.8%,力争完成2.08亿元,增长14.5%;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销售营业额分别增长16%、23%、28%、28%。二是抓好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加强对商务、汽车租赁、文艺表演、旅游服务等行业大个体经营状况的实地调研和综合执法,鼓励和支持“个改企”,并开辟注册登记绿色通道,高效便捷办理相关手续,督促和指导企业完善统计入库申报要件并及时申报入库,确保一季度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0%以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三是做好健康消费促进工作。抓住当前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的有利时机,加大雷山健康消费线下、线上宣传力度,促进健康消费;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业项目建设,启动雷山健康养生基地和户外营地规划,加快启动陶尧温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理疗、康体产业发展。四是抓好景区夜经济发展,促进夜间游客消费。做好节假日期间西江、郎德景区夜间表演、民族节日活动统筹安排,吸引游客住下来,变淡季为旺季。确保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213.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

(五)狠抓财政税收“开门红”。一是全面加强财源建设。深化财政、国税和地税等部门合作,采取综合治税,依法征税,加强项目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加强税源培育,控制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深入实施“营改增”政策,大力推广国地税部门联合办税“十同”工作法,推动“一人一机”双系统覆盖及应用,切实避免税收流失,提高税收收入和可用财力两个比重,稳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一季度,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971万元,增长10%,力争完成6134万元,增长13%;税收收入完成6956万元,增长13%,力争完成7079万元,增长15%。二是加强税收征管。对机构不在我县的异地纳税人,要积极动员和鼓励纳税人在我县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有效防范税收流失。三是加强非税收入和基金征管。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生态移民房货币化安置等工作,通过购买公租房、生态移民安置房等方式,促进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增长。加大土地出让和收储力度,加强土地二级土地市场培育,促进土地出让收入增长。四是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化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强PPP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一些大项目、好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PPP项目示范目录,抓好项目建设。五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强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重大民生项目资金需求保障,加大财政八大类支出力度。确保财政八项支出增长22%,力争增长25%。六是强化金融服务。进一步夯实政银企金融“铁三角”关系,积极引银入雷,做好贵阳银行、贵州银行入驻雷山后续发展工作,加快财政与金融的协调互动,完善银行、保险等各类金融组织体系,加快金融落地,加快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切实解决县级资金担保不足、融资困难问题。抓紧研究制定金融存贷款方面的专项工作计划,抓牢一季度的表内贷款、基金等工作不放松。一季度,确保金融存贷款余额达76.44亿元,增长28%。

(六)狠抓以脱贫为重点的民生工作“开门红”。强力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六个精准”,深入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一季度确保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以内。一是推进产业扶贫,围绕乡村旅游、手工产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工业,选准选好扶贫产业项目,每个乡镇都要明确产业扶贫主攻方向,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行动计划,每个村都要有1个特色产业和品牌,每户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产业项目。二是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加快推进县城楼梯坝、脚雄以及各乡镇移民安置区建设,启动县城南部生态扶贫移民小镇建设,全年确保建成易地扶贫移民房1800套,完成搬迁7600人。三是整合用好帮扶资源,积极主动对接汇报帮扶我县的国务院扶贫办、省纪委、省国资委,建立帮扶工作定期联席会议、定期一线会诊等工作机制,推进帮扶相关政策、资金、项目等精准向我县倾斜。用好杭州市上城区对口帮扶力量,突出抓好产业合作、教育医疗、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旅游宣传推介等领域的帮扶。用好社会帮扶资源,推进“百企帮百村”行动,助力我县脱贫攻坚。四是主攻大塘极贫镇脱贫,围绕大塘镇“一心·两点·三区”总体发展规划,一季度力争投入3亿元以上,实施好以旅游产业、茶叶产业、特色养殖和省级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的产业项目,建设好以城镇、交通、水利、民族村寨和自然生态景区为重点的配套设施,举全县之力,以超常规的力度和办法,确保全年大塘镇574户1915人实现脱贫。

(七)狠抓增比进位工作“开门红”。各部门要按照附件《全县2017年一季度经济发展综合测评指标目标分解表》要求,认真对标对表,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指标目标任务,确保保位增位。统计出数部门要抓好关键时间节点,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摸清省、州出数部门所考核指标的评估体系和取数方法,积极展示我县发展优势及亮点,力争得到省、州出数部门的认可。一是速度指标要保位增位,确保好于2016年。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市场主体户数增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要确保前进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税收收入增速要确保前进2位;二是质量指标要确保进位。其中生态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示范小城镇建设发展综合指数、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综合指数、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指数等优势指标要确保前3位;潜力指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旅游发展指数、营商环境评价指数、网络零售额、城镇化进程指数、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潜力指标要力争进入全省前3位;农产品加工率、人才发展综合指数、招商引资指数、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税收收入增长速度等劣势指标要确保进位。三是总量指标要力争缩小差距。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税收收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总量指标要努力缩小与前1位的差距,力争进位。

三、强化组织保障,狠抓落实出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安排、亲自督促,对照目标任务,对一季度各项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强化工作措施,确保领导力量到位、工作主体到位、责任主体到位、各项工作部署和措施到位,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二)落实任务分解。各责任单位要按照各自的工作任务,建立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制度工作计划,明确序时进度目标,对重点任务、关键环节要盯紧、抓牢,做到目标指标化、项目化、工程化、时限化、责任化落实,及时完成各项“开门红”任务。

(三)加强督促调度。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按月督促,每月通报上月任务完成情况。各部门单位要严格落实领导联系单位、企业、项目制度,明确重点单位、企业、项目帮扶责任人,采取每日一调度、两天一督促的方式,主动深入一线过问,切实解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四)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财政资金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制度出台融资平台整合实施方案,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做好用地保障,开展以企业为重点的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清查清理工作,加强与省州国土部门对接,提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做好人才保障,围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启动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加快构建人才创业首选地和创业创新人才聚集区。

附件1:全县2017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目标分解表

附件2:全县2017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核算基础指标目标分解表

附件3:全县2017年一季度经济发展综合测评指标目标分解表


附件1:

全县2017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目标分解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确保目标

力争目标

牵头部门

完成值

增长(%)

完成值

增长(%)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56

13.5

4.85

15.0

县发改局

2

第一产业

亿元

1.32

6.5

1.41

7.5

县农业局

3

第二产业

亿元

1.09

13.5

1.12

14.5

县工信商务局、县住建局

4

第三产业

亿元

2.15

18.0

2.32

18.5

县发改局、县工信商务局等

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万元

1120

20.0

1120

20.0

县工信商务局

6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56

25.0

3.65

28.0

县发改局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06

13.8

2.07

14.5

县工信商务局

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万元

5971

10.0

6134

13.0

县财政局

9

税收收入

万元

6956

13.0

7079

15.0

县国税局、县地税局

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605

10.5

6724

12.5

县人社局、县统计局

1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56

12.0

1795

14.5

县农业局、县统计局

12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亿元

76.44

28.0

77.64

30.0

县金融办、县人行

13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613

8.0

625

10.0

县人社局

附件2:

全县2017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核算基础指标目标分解表

序号

指标

同比增长(%)

牵头部门

确保目标

力争目标

1

地区生产总值

13.5

15.0

县发改局

2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6.5

7.5

县农业局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0.0

20.0

县工信商务局

4

工业用电量

12.0

15.0

5

工业增值税

15.0

18.0

县国税局

6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25.0

28.0

县发改局

7

批发业销售额

16.0

18.0

县工信商务局

8

零售业销售额

23.0

25.0

9

住宿业营业额

28.0

30.0

10

餐饮业营业额

28.0

30.0

11

商业增值税

25.0

28.0

县国税局

12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28.0

30.0

县金融办、县人行

13

商品房销售面积

5.0

10.0

县住建局

14

房地产从业人员

5.0

10.0

县人社局、县住建局

15

房地产从业人员报酬

5.0

10.0

16

电信业务总量

55.0

65.0

县工信商务局

17

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

120.0

140.0

县发改局、县工信商务局等

18

公共财政八项支出合计

22.0

25.0

县财政局

附件3:

全县2017年一季度经济发展综合测评指标目标分解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确保目标

力争目标

位次

牵头部门

1

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总产值

万元

12.42

12.8

前六位

农业局

农业园区办

2

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总产值增长速度

%

60.0

65.0

前二位

3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56

3.65

前九位

县发改局

4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

25.0

28.0

前三位

5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3042

3120

前三位

6

生态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40.0

45.0

前三位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06

2.08

前七位

县工信商务局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

%

13.8

14.5

前二位

9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前三位

10

网络零售额

万元

200

240

第一位

11

网络零售额增长速度

%

50.0

60.0

前三位

12

农产品加工率

%

10.0

15.0

前六位

县农业局

13

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

%

27.5

28.0

前五位

县畜牧办

14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2.0

14.0

第一位

县委宣传部

15

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前二位

县旅发委

16

城镇化进程指数

前二位

县公安局

县住建局

17

示范小城镇建设发展综合指数

前三位

县住建局

18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

68.0

70.0

前二位

县科技中心

19

人才发展综合指数

前六位

县委组织部

20

市场主体户数增长速度

%

25.0

28.0

前四位

县市场监管局

21

营商环境评价指数

前三位

县投促局

22

招商引资指数

前七位

23

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10

524

前二位

县财政局

24

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

%

65.0

68.0

前八位

25

税收收入

万元

6956

7079

前八位

县国税局

县地税局

26

税收收入增长速度

%

13.0

15.0

前六位

27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增长速度

%

28.0

30.0

前四位

县人行

县金融办

附件3:

全县2017年一季度经济发展综合测评指标目标分解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确保目标

力争目标

位次

牵头部门

28

贫困发生率

%

10.0

9.0

前四位

县扶贫办

29

贫困村发生率下降幅度

百分点

6.5

7.5

前五位

30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604

6724

前三位

县人社局

县统计局

31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

10.5

12.5

前四位

32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56

1795

前二位

县农业局

县统计局

33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

12.0

14.5

前二位

34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613

625

前九位

县人社局

35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速度

%

8.0

10.0

前三位

36

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综合指数

%

前二位

县生态文明局

37

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前三位

38

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指数

前三位

县水务局

39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5.0

88.0

前三位

县市政局

40

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

前二位

县人社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