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镇紧紧以产业脱贫为抓手攻坚这个根本,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向,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帮带、农户协作,因地制宜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利益链接“大抱团”发展模式,不断完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茶叶、黑毛猪、中药材和订单蔬菜等特色产业,努力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一是抓实抓好政府引导这个主线。按照高起点、大手笔、全方位的要求,坚持“一村一特一村一品”和“茶·畜循环经济”的布局实施连片开发项目,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品牌化,提高组织化程度,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销”一条龙体系,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构建产业支撑。
二是抓实抓好资金整合这个关键。动员多方力量,组织多方资金,集中向扶贫村投入,实现产业脱贫,投入产业扶贫子基金共计5.7232亿元,目前投入使用2.0942亿元;省纪委纪检监察系统捐资162万元支持大塘镇建设珍稀植物园;省国资委协调落实帮扶资金3373.92万元,并筹资1亿元,启动建设大塘中药材智慧生态循环经济扶贫产业园。按照“北西江-南大塘”定位,全面启动南部片区短裙苗农耕文化暨珍稀植物观光旅游带建设,着力打造大塘文化旅游吸引物和引爆点。
三是抓实抓好龙头帮带这个载体。坚持以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为目标,狠抓“公司+”订单农业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与贵州瓮福集团签订茶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茶青产量985吨,综合产值2462.5万元,新建QS茶叶加工厂5个;与银枫生态、万城牧业黑毛猪养殖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全覆盖带动32个村所有贫困户发展黑毛猪养殖产业,2017年预计黑毛猪出栏2.35万头产值达5000万元,有效带动268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投入3200万元新建人畜分离养殖小区32个;与黔贵天赐大健康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发展丹参产业2000亩,预计丹参产量4000吨,有效带动760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与百佳尚品和合兴茶叶加工厂等合作,在茶叶基地套种青钱柳2500亩;与凯里监狱、黔东戒毒所、合力超市、雷山民中、七冶集团等签定蔬菜收购合同,发展马铃薯、南瓜、萝卜、白菜等农产品1680亩,已供应蔬菜200余吨,带动贫困户376户1179人实现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与大塘苗家鱼酱酸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发展辣椒、生姜种植4567亩,产值达1400余万元,带动886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与贵州绿野谷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杨梅、百香果等果品种植1000亩。
四是抓好合作社组织这个桥梁。积极推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在每个村成立了村支两委领办的村级合作社,每个合作社注入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集中合并投入三农合作社建立加工厂房,并通过“三变”“五融五帮”改革,建立有效的利益联建机制,将资金量化覆盖所有贫困户,并作为股金注入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推动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党建引领、合作经营、市场运作、村民自治,促进农户抱团发展。(欧 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