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防控要点
花瓣带菌侵染是油菜菌核病的主要扩散传播途径。当前,我县油菜已陆续进入开花期,据2025年3月8-10日田间调查,部分田块菌核病初见病株,一般病叶率0.5-4.3%,连作地块病株率达53.2%。据气象部门预计2025年我县雨季开始期出现在4月上旬至中旬,较常年同期偏早,4月下旬开始雨水较为集中,4月下旬至5月可能出现大暴雨,气候条件十分利于菌核病的发生。为有效遏制该病扩散,保障油菜稳产增收,现就加强做好当前油菜菌核病防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防控意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推行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抓住关键时期宣传、指导农户开展科学防控。
1.农业防治
一是清沟降渍。及时疏通田间“三沟”(厢沟、腰沟、围沟),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二是摘除病叶。人工摘除植株中下部病叶、老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减少传染源。三是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
一是注意适期用药。在菌核病轻发区和常发区,于开花始盛期(田间有50%以上的植株开花)开展一次药剂防治;在菌核病重发区,建议在初花期(开花5%-10%)和盛花期分别进行一次预防,两次之间间隔7-10天。二是推荐药剂。亩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60克或30%咪鲜胺悬浮剂40-50毫升,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茎叶,配药时可向药液中添加具有增效作用的磷酸二氢钾、速效硼等,以达到“一促四防”的效果。三是组织统防统治。各乡(镇)组织利用无人机、高效喷雾器械开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
3.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监测。各乡(镇)农技部门需加密田间调查,及时指导农户开展科学防控。二是强化宣传。通过广播、微信、现场会等形式普及防治技术,确保防控措施到户到田。
(提示:1.农药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拆包配置农药时要进行三次清洗,充分利用附着包装物内的农药,农药包装废弃物要投放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桶,切不可丢弃在田间地头;2.油菜花期请谨慎用药,选择对蜜蜂低毒的药剂,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浓度科学施用农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