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服务 > 便民利企服务 > 三农服务 > 农业科技服务知识
马铃薯绿色增产栽培技术
字号: 分享:

一、播前准备工作

(一)合理轮作,深耕施肥。

1.合理轮作:马铃薯不宜重茬或迎茬种植,也不宜与茄科作物(如番茄烟草、茄子、辣椒等)或块根作物轮作。适宜与玉米、水稻、红薯等作物轮作。

2.整地:马铃薯属深耕作物 ,要求有深厚的土层,疏松的土壤以及保水保肥性能良好,PH在5.5—7的土壤。深耕要在前作收获后及早进行,耕层5寸以上,这样才能使马铃薯根系发育良好和块茎膨大。

3.施肥:施肥是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有效途径。在选用优质马铃薯的基础上,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1500㎏,复合肥50㎏或尿素10㎏,硫酸钾15㎏,磷肥10㎏,马铃薯对钾肥需要量最大,其次为氮肥,磷肥的需要量最少。在现蕾开花期:(1)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并结合马铃薯膨大素2—3次;(2)亩用15%的多效灵一两兑水40—50㎏喷施,抑制马铃薯植株和杂草的生长,促进块茎的生长,增加商品薯率。

(二)选用良种,种薯处理。

1.正确选用品种:选用良种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基础。目前在我县适宜播种优质高产、抗病的各种马铃薯有:威芋5号、威芋7号、青薯9号、中薯5号、黔芋8号等。

2.种薯选择及处理:种薯在播种前15—20天出窖进行严格挑选,选择种薯标准为:具有原品种特征、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块,剔除烂薯,淘汰尖头,有裂痕、薯皮老化、芽眼突出、皮色暗淡的薯块,将精选好的种薯摊放在温暖向阳的室内,温度保持在15℃左右,每隔3—5天翻动一次,一般10天左右即可萌芽,再严格精选一次,待芽变紫即可切块播种。

3.切种应在播种前2—3天进行,切块大小以30—50克为宜,每个切块至少带1—2个芽眼。切薯时准备2—3把切刀,置于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每隔一段时间换一把,轮换使用,遇病、烂薯应将其剔除,同时更换切刀,以防止病菌传递感染。

二、播种

马铃薯播种密度、深度要求:早播宜深,晚播宜浅,疏土宜厚,粘土宜浅,一般覆盖土厚2寸。播种时间适宜在农历冬月20至腊月20日最佳,一般种植密度为3000—4000株,为便于农事操作,采用连续种两行,空两行的双垄栽培技术也可获得很好的增产效益,播种深度要根据土质和土壤墒情来确定,在干旱和土质疏松的地块可以播种深些,一般10—12厘米;在潮湿和土壤黏重的地块,应播种浅些,以6—8厘米为宜。

三、田间管理

马铃薯需要保持土壤疏松,使块茎迅速膨大,第一次中耕除草在苗高2寸进行,并结合查苗补苗和施肥,每亩用尿素10㎏;第二次中耕除草在现蕾时进行,同时施些草木灰或300㎏煤灰,有条件时加5㎏氯化钾,并视苗生长情况,酌量加施一点尿素,同时结合培土(厚度2-3寸),避免块茎外露土面,表皮变绿,降低食用品质。

马铃薯比较耐旱,水分多会影响植株生长和降低商品薯品质,因此,在雨水较多,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尤其是稻田 种马铃薯,要注意开沟排水,打厢播种,提高厢面,改变土壤的透性。

四、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是晚疫病、环腐病、癌肿病及病毒性的 束顶病,卷叶病和花叶病。主要防治的方法是选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播种前用50%多菌灵2000倍液浸泡种薯2—3分钟 ,然后捞出晾干播种,生长期间发生晚疫病,可用波尔多液每隔7—10天选晴天喷雾一次,共喷3—4次,将有一定效果。

虫害: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地上害虫主要是块茎蛾、瓢虫、蚜虫等。药剂防治:用50%辛硫磷每亩四两兑水50㎏喷施即可。

五、出苗管理

播种后1—1.5个月进入出苗期。800米以下低海拔秋冬种早熟区,秋种出苗期在9月中下旬,要防高温伏旱,冬种出苗期在2月上中旬,要防晚霜凝冻;800—1500米中海拔中晚熟区出苗期在2月下旬至3月,要防早春干旱;1500米以上高海拔春种晚熟区出苗期在4月,要防早春干旱。出苗期遇干旱要及时浇水灌溉,地膜覆盖栽培要及时破膜引苗防烧苗,露地栽培要除草培土3厘米。

六、中期管理

当植株进入结薯期、膨大期,要加强田管。800米以下低海拔秋冬种早熟区的秋种在10月至12月,冬种在3-4月;800—1500米中海拔中晚熟区在3-5月;1500米以上高海拔春种晚熟区在5-7月。此阶段,密切关注晚疫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加强监测防控,及时应对冰雹、洪涝等灾害。露地栽培的在植株20—25厘米高进行中耕,锄尽杂草,大量向苗根壅土,培土又宽又厚,达到3一4厘米。

七、成熟收获

当大田马铃薯植株50%的茎叶枯黄,达到生理成熟即可收获,采取机收的地方要提前5天杀秧。800米以下低海拔秋冬种早熟区的秋种收获在12-1月,冬种在5月,这部分可结合市场行情适当早收增加经济效益;800—1500米中海拔中晚熟区收获在6-7月;1500米以上高海拔春种晚熟区收获在8月以后。选择晴天采挖,让薯块在田间晾干表面的水分再捡拾,要剔除烂薯、破薯、绿薯,按照薯块大小进行商品分级、装箱装袋。地膜覆盖栽培的要将地膜捡出,带出田地。对于短期不销售的薯块,在阴凉通风处堆放2—3天,安全入窖贮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