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优势“种”。积极转变山地“缺点”为种植“优势”,以雷山银球茶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抓手,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并以雷山鱼酱酸为载体,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全县辣椒等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6.3万亩,辣椒种植面积1.4万亩。
二是聚焦特色“养”。结合域内黑毛猪、达地火烧皮等特色美食,以“养殖+粪便+还茶(还草)”的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大力推进生猪、小黄牛、小山羊等养殖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完成生猪存栏5.13万头,牛存栏2.12万头,羊存栏0.82万只。
三是聚焦习惯“放”。借助雷山群众在水稻田养鱼的习惯,结合雷山苗年、水族瓜年等民族节日的稻鱼需求,以“稻+”共作、轮作等立体种养模式,推进稻田鱼养殖等水产产业发展。目前,完成稻田养鱼面积5.5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65吨。
四是聚焦生态“用”。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以雷山乌杆天麻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为抓手,在林下大力发展天麻种植、养蜂、养鸡等,有效将林下土地资源利用起来。目前,林下中药材面积3.9万亩,林下养鸡出栏9.65万羽,林下养蜂1.41万箱。(王兴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