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准核灾,织密“信息网”。组织由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组成的13支灾情核查小组,对13个村房屋、农作物、基础设施受灾毁坏等情况进行逐一登记,并分门别类建立受灾信息台账,确保灾情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利用无人机+人工等方式持续巡查监测,掌握受灾区域动态变化,进一步排查后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统计上报被淹房屋44栋,县道、入村公路损毁15处,农作物受灾面积120.01亩,水管受灾长度4800米,乡村振兴项目受灾项目14个。
二是联动恢复,织密“协作网”。积极配合和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与县供电、供水、通信、交通等部门配合,组织专业抢修队伍,争分夺秒开展抢修工作。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和广大群众全面参与清淤、消杀工作,同时对接上级部门调配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对受灾严重的村庄、学校进行全面清理。截至目前,全镇因灾受损的供电线路、供水管道、通信基站及道路等已基本恢复正常运行,累计清理淤泥垃圾79吨。
三是关怀救助,织密“保障网”。迅速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及时对接上级民政部门,下拨救灾物资,为受灾群众发放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优先保障特困人员、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同时,多次走访慰问,积极对群众开展心理疏导,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截至目前,已为57户受灾群众家庭发放各类生活物资。
四是干群齐心,织密“重建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成立灾后重建先锋队,帮助受灾群众清理废墟、修缮房屋、恢复生产。同时积极对接保险企业,落实房屋保险、农业保险等事宜,切实维护受灾群众利益。广大群众纷纷响应,形成干群齐心协力重建家园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灾后重建政策和自救互救知识。截至目前,党员干部群众共计1315人次参与灾后重建中。(卢艳萍 曾廷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