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效推动全县林地管理边界划分工作,确保按时圆满完成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任务,雷山县多管齐下,以“三调”成果为核心基准,深度推进林长制改革,协同开展林地管理边界精准落地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全力构建规范化、数字化、协同化的林地资源管理全新格局。
一是统一数据根基,筑牢管理基石。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作为全县林地管理工作的统一底版,深度融合国土空间规划以及“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全面梳理并精准明确林地权属与边界范围。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林地-耕地权属交叉等历史遗留难题,组织专业团队深入调研、细致核查,通过查阅历史档案、实地走访取证等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与政策依据,逐一甄别确认,确保每一块土地地类唯一、权属清晰,为后续林地管理工作夯实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是精细落界作业,提升工作精度。统筹安排各乡镇负责林业工作人员或技术人员,县自然资源局技术人员召开林地管理边界落地工作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通过内业判图与外业调查相结合,确认“基本林地”范围,同时科学统筹划定耕地后备资源和一般林地范围。经过多轮次核查比对、数据修正,最终形成精确无误的落界数据,为林地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强化管理效能,实现动态监管。依托卫星遥感技术开展森林督查,动态监测林地变化,2024年,雷山县高效完成三期图斑调查入库工作,面对发现的林地变化问题,迅速组织执法力量,深入开展案件调查处理。截至目前,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有效遏制非法侵占林地等违法行为,有力维护了林地资源管理秩序,保障了林地管理边界落地工作的顺利推进与成果巩固。(李莉、文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