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各项待遇,提升教师“事业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在资金方面优先保障教育发展,保障及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关心关爱教师,利用教师节、六一儿童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慰问优秀教师、支教教师、困难教师、退休教师等,以不同方式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教书育人”工作岗位的温暖。出台教师奖励绩效工资分配方式、完善年终目标考核奖励、落实农村教师补贴,不断提升边远地区教师幸福指数,有效激发广大乡村教师扎根乡村、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拓宽晋升渠道,提升教师“责任心”。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工作能力,在全县教科系统中着力实施“党员培养成教学骨干,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及“国培计划”“名师工作室”等工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组织开展“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县级及以上各类培训,参训教师达3000多人次。近两年来,通过实施“双培”工程,全县教育系统有效将78名党员培养成教学骨干,将61名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着力培养35岁以下的校级干部和青年教师,2021年提拔校(园)中层及以上干部23名,选派86名青年骨干教师进行轮岗交流、到薄弱学校任职,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逐步构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人才梯层培养体系。目前,全县有高级教师96名,州级名师3人,省级名师3人,乡村名师5人;县级名校长1人,县级名师6人,县级名班主任5人,校级骨干教师860余人。另外,认真落实教龄满30年的一线教师退休一次性奖励政策,并颁发教师终身从教荣誉证书,切实提升教师获得感和幸福感。
减轻压力负担,提升教师“欣慰心”。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等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文件精神,各部门形成合力,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确保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县教育和科技局把好“入口关”,严格管控、过滤各类传递到学校的文件和不必要的频繁检查,不断减轻学校的压力和负担,让中小学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尽可能地不安排、不选派学校教师驻村,让教师静心从教、潜心育人,让学校真正回归教书育人的净土,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
创新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奉献心”。每年召开全县教育发展大会,通报表扬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集体;积极开展“师德师风示范学校”“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树立师德师风典范,讲好师德师风故事,正面宣传推荐了一批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引导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努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定期推荐开展评先评优评模和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2021年推荐评选州优秀教师8人、优秀班主任4人、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优秀支教工作者2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所、尊师重教先进单位1个;县教育和科技局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州举办的微课比赛、实验操作技能大赛、优质课竞赛等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2020年获奖达79人次,给予获奖者精神奖励,极大地鼓舞广大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教书育人,努力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李格林 田锦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