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一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织技术骨干分赴抗旱一线,到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开展抗旱保秋工作。提醒群众把握旱情发展趋势,争取抗旱工作主动性,利用一切抗旱设施,开沟引渠,争取能浇一亩是一亩、能浇一分是一分,把干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QQ、微信群、科技下乡、发放明白书、宣传车、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农民群众发布抗旱减灾技术指导,提供咨询服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抗旱知识的知晓率,扩大抗旱技术服务宣传力度。目前,针对抗旱减灾工作,累计开展农技培训工作30次,参与授课的农技专家、龙头企业管理骨干和本地致富能人等50余人,受益群众800人次。
三是分类指导,搞好服务。针对当前秋作物生产情况,围绕全县水稻、玉米、红薯等常规作物和茶叶、辣椒、蔬菜等特色优势作物制定不同秋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方案,落实好关键技术措施,组织农技、植保、土肥、果蔬等方面技术专家,开展秋收作物旱情监测调查调度,指导农户科学掌握夏管工作,将中耕、喷施抗旱剂和防治旱生性病害虫等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目前,累计派出专家80人次,指导农民2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000余份。
四是防病治虫,科学追肥。为切实做好草地贪夜蛾等玉米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工作,及时组织群众统防统治,确保秋作物生产安全。根据水稻、玉米等作物长势采取沟施复合肥和根外喷施叶面肥等,共创建核心示范面积0.232万亩,监测与防控面积2.17万亩。目前,投入防控资金10万余元,组织科技人员235人次,投入防治人员7524人次,开展植保农业科技培训26期,培训640人次,辐射3000人次。(赵仕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