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雷山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
字号: 分享:

一、出台背景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指示,全面推动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

2013年全省第四次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初步结果,我州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59%,全省倒数第二,而我县则更低。2020年8月,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委托第三方到我县开展了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目前,调查的结果国务院纲要办还未公布出来,但结果是不会太理想。针对当前在我县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水平低等问题,规划制定本方案。

为更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县科普工作,持续提高我县公民科学素质,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编制出台《雷山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并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执行。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1%,“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或建设所需的组织保障、机制保障、条件保障等更加完善,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提质增效,各乡镇、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状况明显改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扎实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贵州精神,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切实提升全县干部群众科学素质。

针对青少年:一是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育人全链条。二是加强各教育阶段科学教育。三是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四是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五是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

针对农民群众:一是加强农村科普宣传。二是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三是提升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能力。四是加强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建设。

针对产业工人:一是开展职业精神教育。二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三是夯实产业工人科学素质基础。四是大力实施“名人才工程”。

针对老年群体:一是开展智慧助老。二是提升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水平。三是充分发挥“老智”作用。

针对公务员群体:一是提高科学决策和科学履职能力。二是加大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力度。三是在人员录(聘)用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

(二)大力实施科普重点工程。

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扬优势、补短板,加强科学素质基础建设,实施五项重点工程。

资源科普化:一是鼓励科技工作者结合科研加强科普。二是聚集科技资源服务公众科普。三是强化科技工作者科普责任。

科普信息化:一是支持科普创作。二是提升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三是加强智慧科普建设。

科普基础化:一是加强统筹规划。二是建设现代科技馆体系。三是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

科普能力提升:一是建立应急科普协同机制。二是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三是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四是壮大专兼职科普队伍。

科普合作化:一是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二是丰富交流合作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