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乘时代之风 逐梦苗乡--雷山县丹江镇乌东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凯返乡创业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字体:

近年来,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探索“党支部+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的模式,发展壮大村级后备力量,鼓励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在村级发展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为村民做实事、为村庄谋发展。”作为乌东村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杨凯心中始终挂念着自己的家乡。

乌东村位于苗岭主峰雷公山半山腰,海拔1200多米,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是生产优质茶叶的理想之地。杨凯看准资源优势,2021年从贵州民族大学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把家里荒置的8亩多土地用于种植茶叶,动员杨耀辉、潘昌勇等10户种植魔芋。凭着刚毕业满怀斗志的冲劲和其他体育生“不怕苦”“不怕累”的韧劲,种植的第二年就带动群众收入20万元。

“思想政治素质好、吃苦耐劳、学习成绩良好、自愿回村发展。杨凯无疑是担任村干部的一颗好苗子。”雷山县丹江镇组织委员杨昌吉说。

组织满意,本人有意。在2023年5月,杨凯成功当选为乌东村党支部副书记。

任职以来,杨凯充分发挥大学期间所见所闻和种茶经验,协助党支部书记杨磊整合全村700亩分散的高山茶园,新建苗岭茶驿,开发全流程体验式“采茶+炒茶+品茶”项目,以引客采茶的方式帮助茶农出售茶青,滞销的部分由驿站负责收购,加工包装后利用驿站直播空间进行售卖,形成了产业共建、利益共享、发展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预计可实现茶产品收入100万元。

思变求远,向新而行。杨凯在发展集体经济上“金点子”不断。

“我们这里是苗族传统村落,吊脚楼、水磨坊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财富,况且村内森林密布、空气清新,何不以苗族文化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在一次村集体经济座谈会上,杨凯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受到了许多群众的支持。

近年来,乌东村依托雷公山生态资源优势,抢抓中国乡村1号旅游公路契机,围绕打造“国内乡村旅游目的地”目标,纵深推进“民宿+N”特色乡村旅游新业态,通过资产盘活、产业转型、完善建设、丰富民生等措施,实现“农品变成商品、农房变民宿、农村变景区”;通过深挖用好苗族文化资源,建成乌东苗族稻酒坊,首创打造雷公山书屋,同时开发设计一套苗族文创衍生产品,真正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乡村旅游更有文化,更有品位。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量达5万余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85万元,帮助脱贫户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

“虽然乌东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我觉得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接下来,我打算把自己家老房子也改造成民宿,毫无保留地支持村里的各项事业发展。”杨凯表示。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从贵州民族大学一名普通毕业生到回乡创业者,再到乌东村党支部副支书,杨凯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怀。他一直坚持把青春的热忱挥洒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悔前行。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