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雷山县达地水族乡三产“破障”奏响灾后自救“振兴曲”
字号: 分享:

连日来遭受暴雨袭击,达地水族乡茶叶、小黄牛、辣椒三大特色产业因灾受损严重,为挽回经济损失,帮助群众快速恢复生产自救。达地水族乡锚定“止损——复苏——增效”主线,精准施策破解产业困局,全力推进灾后生产自救。当前,达地水族乡三大产业止损复苏成效显现,茶园管护、畜禽补栏、椒田培育等稳步推进。

一是“茶园复绿”靶向施策抢回“金叶子”。针对茶园积水、茶树倒伏等问题,组织5名农技骨干划分5个责任区,建立“农技员包片+服务队牵头”修复机制,因地制宜开展补植补种及病虫害防控,弥补灾害损失,保障茶产业平稳发展。截至目前,完成补植补种茶叶50余亩,倒伏茶树扶正6000余株,清淤排水沟渠80余处,发动群众开展自救500余人次,组织喷施叶面肥300余亩,预计为茶农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

二是“牛群稳栏”双线发力护住“钱袋子”。创新“应急安置+防疫护航”保障体系,组建防疫核查工作专班,通过微信群、印发防疫资料、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对辖区规模养殖(场)户进行全面排查走访,指导养殖户调整饲料配比、疫病防控的普及宣传等,及时掌握疫情动态,解决小黄牛养殖困境。截至目前,组织清理受灾牛棚5个,转移受困小黄牛40头。协调50亩牧草种植区优先供应灾后牛群。组织对受损圈舍及周边消杀3次,小黄牛疫苗接种500余头,实现“零疫病”。

三是“椒田改种”双轨并行结出“增收果”。构建“改种指导+产销对接”联动机制,推动辣椒产业止损复苏。对受灾的60亩椒田,引导农户改种土豆、红薯等作物,调运补种种子200公斤、有机肥100吨。依托联村党委对接县供应链公司、西江及凯里周边等销售市场,签订预售协议50份锁定销路。同步,成立“党员突击队”,帮助15户缺劳力家庭完成翻耕播种40余亩,预计户均增收2000元。(余崟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